2020年的春节档,电影院线几乎被各种类型的电影塞得满满当当。这一年的大年初一原本有七部新片扎堆上映,涵盖了喜剧、动作、动画、体育等多个类型,堪称神仙打架。不过后来因为疫情原因,部分影片临时调整了档期,但最初的排片阵容依然值得回味。接下来咱们就掰着手指头数数,那年春节档究竟藏着哪些让人挪不开眼的银幕故事。
-
《唐人街探案3》:作为陈思诚导演"唐探宇宙"的第三部作品,这部电影直接把探案现场搬到了东京。王宝强标志性的花衬衫配上刘昊然的学霸气质,再加上妻夫木聪、等日本演员加盟,光看卡司表就能闻到燃烧的味道。影片延续了前作"悬疑+搞笑"的配方,东京铁塔、秋叶原等标志性场景轮番登场,据说剧组真把成吨的撒在了涩谷十字路口,这烧钱程度让观众隔着银幕都替制片人心疼。
-
《囧妈》:徐峥的"囧系列"这次玩起了亲情牌。俄罗斯火车上的母子斗法充满了熟悉的徐氏幽默,贾冰饰演的列车员承包了半数笑点。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后来成了中国电影史上首个转为网络免费播映的春节档电影,当时这个决定引发的讨论热度,简直比电影里的熊出没情节还要刺激。徐峥戴着妈妈同款彩虹毛线帽在冰天雪地里狂奔的画面,至今还是表情包界的顶流。
-
《姜子牙》:顶着《哪吒之魔童降世》50亿票房光环而来的动画大片,把封神榜故事做出了暗黑系质感。姜子牙这个白发大叔的形象完全颠覆传统认知,四不相神兽的萌态和申公豹的亦正亦邪形成强烈反差。影片里北海界碑那场戏,漫天风雪中孤独的背影,直接把国产动画的美学水准拔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不过上映后关于剧情深度的争论,倒是让观众分成了"哲学思考派"和"爆米花娱乐派"两大阵营。
-
《紧急救援》:林超贤导演带着《红海行动》原班制作团队,这次把镜头对准了海上救援队。彭于晏穿着救援服从直升机索降的镜头,让影院里的肾上腺素集体飙升。据说剧组真的在福州某海域1:1复刻了钻井平台,拍摄时演员们泡在冰水里完成的那些惊险动作,让花絮片看起来比正片还刺激。王彦霖饰演的赵呈牺牲那场戏,愣是把动作片拍出了的效果。
-
《夺冠》:陈可辛用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重现了中国女排的峥嵘岁月。巩俐饰演的郎平简直是从照片里走出来的,连推眼镜的小动作都模仿得惟妙惟肖。黄渤版的陈忠和教练说着福建普通话布置战术时,恍惚间让人分不清是在看故事片还是体育频道直播。影片里那些80年代的老式排球训练器材质感真实得可怕,据说道具组真的从福建漳州的老训练基地淘来了古董器材。
这些影片虽然题材各异,但有个共同特点——都憋着股要在春节档大干一场的劲儿。从《唐探3》提前一年就开始的票补大战,到《囧妈》突然宣布网播引发的行业地震,每部电影背后的故事简直比剧情还精彩。就拿《夺冠》来说,原名《中国女排》临时更名就引发过全民猜想,后来大家发现改名的决定可能比郎平当年"铁榔头"扣杀的那记球还要精准。
不过要说最戏剧性的转折,还得数春节档开启前72小时发生的撤档风波。《熊出没·狂野大陆》和《急先锋》率先宣布改期,这个信号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记得当时社交媒体上流传着各种"内部消息",有人说看到快递小哥往影院送撤档通知,还有影迷拍到工作人员连夜撤换海报,那场景简直像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
那些最终留在春节档的影片,在特殊时期也呈现出有趣的观影现象。有观众戴着口罩连刷三部电影,在朋友圈晒票根配文"过命之交";还有影院推出"间隔就座"服务,结果被情侣们吐槽是"最贵异地恋"。更绝的是《姜子牙》的衍生品销售,四不相的毛绒玩偶在二手市场被炒到三倍价格,搞得官方不得不出来呼吁理性消费。
回过头看,2020年春节档就像个充满反转的剧本——既有商业大片的票房厮杀,又有突如其来的行业变革。那些没能在影院看到的影片,后来在不同平台找到了自己的观众;而那些如期上映的,则意外获得了影史记录者的身份。这个特殊的档期就像面多棱镜,既折射出中国电影工业的成熟度,也映照出观众观影习惯的悄然转变。当爆米花的香气暂时从影院消失时,人们反而更清晰地听见了胶片转动时的心跳声。